IMG_0556.GIF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文明评论 > 正文
“清明书信”纾解思念 传递温暖
来源:昌都文明网   发布时间:2019-04-12
   在清明节之际,《光明日报》清明节专版推出了“清明,我想给你写封信”专版,选载了4位不同作者分别写给于敏院士、给父亲冯其庸、给爱人邹碧华、给战友张超的信。(4月5日《光明日报》) 

  焚火扫墓、踏青插柳,清明是节气也是节日,是习俗也是传承。“清明,我想给你写封信”,以中国传统书信的方式,配以收信人的照片,或将大师的风范勾勒于眼前,或将万般思念倾诉于笔端,或将深沉的告慰作长情的表白,或将生前未完成的心愿作最好的缅怀。笔者以为,这样的“清明书信”,在催人奋进的同时,更传递着温暖和力量,让人动容。

  “清明书信”以深情独白表达对逝者的追忆和缅怀,抚慰着生者无尽的思念。写信,古人也有叫“笔谈”或“见字如面”。“清明书信”是与已故前辈、与亲人、与战友细诉,让记忆在字里行间变得鲜活,让时间带走的种种细节变得栩栩如生,让诉不尽的思念、抹不去的深情在蜿蜒的字里行间宕延开来。“碧华,请你放心,我们会记住你的好,忘记原来的困难,好好生活。”作为妻子的唐海琳在给丈夫邹碧华的信中这样说道。斑竹一枝千滴泪,朴实的话语,不尽的深情,让人感怀。  

  “清明书信”以清明的独特氤氲,情郁于中的真诚书写,成为连结着过往与当下的桥梁,是逝者与生者不可割舍的情感和精神纽带。不同于一般的书信,“清明书信”是一封“发不出的信”,明明是写给收信人看的,字字句句却都先说给自己听。“清明书信”是个“好渠道”,疏浚人们普遍的情感,安抚人们共通共存的情绪。逝者需要告慰,生者需要坚强。缅怀亲人、先贤、英烈,就是要在缅怀昨天中守护现实、珍爱生命、热爱生活、期盼未来。“清明书信”的意义更在于在礼敬怀念中升华情感,让我们在享受当下幸福美好时,不要忘记文明感恩,在思考感悟中去审视和探寻生命的意义,在启迪激励中激发希望,勇毅前行。

  “清明书信”浓郁了“我们的清明”。“清明书信”让“清明文化”有了更丰厚更充实的内容载体,从而传递出温暖和力量。作为一个传统节日,守正创新才能更好地传承。清明不光只有祭扫,还可以动笔写信,可以网上祭英烈,也可以网下抒情怀,更要节后见行动。在告慰逝者的同时,也让信仰的力量激励我们接过前辈手中的“接力棒”,勇敢开拓,砥砺奋进。(武汉文明网 作者:武平)

责任编辑:黎晶瑛
地方文明网站
主办单位:昌都市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办公室
技术支持:东南网
Copyright (C) 2011-201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