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G_0556.GIF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志愿服务 > 正文
如何让大学生志愿服务实现“三方共赢”?
来源:德州新闻网   发布时间:2018-11-15

  如今,各种形式的志愿服务正在大学生群体中蔚然成风,尤其是以扶老助幼为主题的社区活动,已成为各社区的独特风景,深受居民欢迎。同时,校园里的不同团体组织也形成了“比、赶、超”的竞争服务氛围。但在百花齐放的同时,服务过程却也产生了内容趋同、供需失衡、缺乏连贯等问题。

  学生  

  多种原因让志愿活动变“鸡肋” 

  德州学院经管专业的大二学生小高,是该校青年志愿者联合会的一名成员。据他介绍,两年来青志联每周都会前往德城区的南龙、青龙桥等社区举办不同形式的志愿活动。其中,运行时间最久的是针对社区小学生们开办的“运河文化讲堂”。两年前刚刚开办时,因内容丰富有趣,吸引了许多孩子参与,也颇受家长和社区工作人员的好评。可随着孩子们的年龄和智力逐渐增长,以及课程内容的消耗,如今孩子们的积极性明显下降,活动陷入了“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尴尬境地。

  同时,团队成员的服务周期普遍较短,更令活动的持续性和配合度大打折扣。小高告诉记者,一般情况下,大一新生在刚刚加入社团时都有很高的自我要求和回报社会的美好愿望。可大一寒假一过,受自我认识变化和身边环境等因素的影响,每年都会出现一批较大的退社潮,且比例高达50%。在人员缩减的同时,也大大影响了其他人的积极性。“虽说是志愿活动,但很多人参与时难免带有功利目的。”小高说,根据学校的学分制度,每个学生四年中都有8个学分需要通过参与社会实践及竞赛活动获得。可每个学院的评分制度不同,比如经管学院比较看重竞赛类活动的成绩,就导致个别同学参与了一年的社区志愿活动却仅拿到一个学分,这样看不到回报的付出便使得很多人选择了退出。因此,大量的人员流失和更替,导致刚刚加入的新成员对老活动不够了解,给孩子们的帮助不大,使得志愿者们成为了家长眼中“看孩子”的人。“适合社区的活动有限,我们在内容创新上感到压力很大,很难策划出形成系统的活动内容。”物电学院的小陈说。作为物电学院青志部的部长,他表示,活动内容的创新和学生与社区时间的冲突让他最为困扰。因学院对于志愿活动的品质要求很高,每一项活动内容的策划都需要先经过团委书记的审核,所以学生们在策划活动内容时需要反复推敲,即使参考网络也不会照搬。可即便如此,因校内的社团众多,活动内容趋同的情况依然较为普遍。并且,由于学生们需以课业为重,活动时间多安排在周末,这不仅需占用社区工作人员的休息时间,还可能导致在社区需要时不能及时参与。

  社区  

  供需不对等使服务效果大打折扣 

  为了进一步了解大学生志愿活动的效果如何,记者咨询了德城区新湖街道办事处南龙社区的工作人员。据她介绍,近年来由大学生志愿者组织发起的各项活动在社区中开展得如火如荼,不同的社团组织,根据自身的专业特长,为居民们带来了化学实验课、小家电义务维修等诸多“福利”。这些活动均是由学生们策划,工作人员再根据社区情况和时间节点自行修改。一直以来,学生们的工作广受居民认可,也为社区提供了很多有力支持。

  但因缺乏生活经验,有时学生们的愿望与居民的需求存在一定差距。如2016年开展的“益心为爱,零距离”活动,为了给孤寡老人更多的关怀和帮助,学生们每周都前往老人们家中打扫卫生。可没想到,两个月后许多老人竟来到社区反映,自己家中其实需要打扫的并不多,孩子们来得太勤反而成了老人们的“负担”。

  此外,因学生们的服务时间有限,在活动时间的沟通上经常与社区出现分歧,也对活动效果造成一定影响。比如针对社区孩子们开设的化学科普课,2017年刚开课时孩子人数最多的时候20多人,课堂氛围也十分踊跃。而暑假期间因大学生们各自返家,课程停了两个月,重新开课后孩子们少了一半。这也是许多志愿活动缺乏连续性,无法形成系统的一大原因。

  该工作人员建议,大学生们在策划志愿活动内容时,需充分考虑社区的特点和居民的需求,制定长期规划和详细的执行计划,把志愿活动当成项目做,形成长效机制和特色,以得到更理想的效果,也使自身能力得到最大提升。(德州新闻网)

责任编辑:黎晶瑛
地方文明网站
主办单位:昌都市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办公室
技术支持:东南网
Copyright (C) 2011-201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