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G_0556.GIF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文明播报 > 正文
“昌都就是我的家”——苏国柱讲述他的昌都故事
来源:昌都文明网   发布时间:2020-10-28
原14军42师126团战士,昌都军分区原文化科长、宣传科长苏国柱讲述“昌都就是我的家”

  近日,记者在成都高新区锦江帆影小区内,见到了88岁的苏国柱老先生,听这位老西藏讲述他与金珠玛米的故事,他与昌都的故事。

  耄耋之年,苏老依旧笔耕不辍,给了记者厚厚一沓手稿,纸上的笔锋苍劲有力,内容详实感人,让第一次收到手写稿的记者深受触动。他挽起衣袖,右肩膀至右手腕处,有一道近60公分的伤疤,那是在西藏平叛中留下的,这道伤疤已经过去了六十多年,却瞬间将记者带回到那个激情燃烧的岁月。

  在战火中与昌都结缘

  1932年11月,苏国柱出生在广东省茂名市袂花镇的一个普通家庭,父亲以修理手表为业。1948年,苏国柱考上茂名私立显臣中学读书,1949年10月广东解放,他参了军,成为14军42师126团战士。

  1950年2月,以18军为主力,西北和云南各组织一支部队配合18军解放西藏。在云南的14军42师126团与18军157团组成南线集团,任务是解放芒康、盐井、碧土,占领邦达,切断藏军向南逃的退路。

  8月6日,14军126团从云南省鹤庆县进军西藏,渡过澜沧江,向贡山集结。在梅里雪山及怒江江畔,形成对峙。

  10月初开始战役行动。遵照毛主席十大军事原则和打歼灭战的思想,根据42师的部署,决定采取大迂回、大包围,干净利索歼灭敌人。24日,昌都战役胜利结束,该团解放了碧土、盐井、门空及整个察瓦龙地区。在这次战役中,126团无一伤亡。

  苏国柱记忆犹新,进军西藏的战士越是在艰难的时刻,越显乐观的胸怀和奉献的精神。

  上级考虑到126团进军西藏沿途没有供给站,也没有后勤保障人员,有的地方甚至没有路,每个战士除了携带行李和武器弹药外,还要带上食物。主食是米面,可是副食油盐肉菜该如何带呢?后勤领导再三思考,决定带上鹤庆当地盛产的火腿腊肉,方便携带又实用。

  “战士们进军西藏时,都在背包上绑了火腿,澜沧江干热河谷日照强气温高,火腿逐渐流油,渐渐地浸到正在进行军的战士衣服上,那股火腿味洗也洗不掉,战士们就自嘲我们是‘火腿军’!”苏老的记忆中,苦难逐渐淡去,那段青春的岁月,留下更多的是有趣的回忆。

  “还有雪山钢丝床的故事呢,我来说给你听!” 苏国柱打开了话匣子。那时物资匮乏,部队行军至碧落雪山时,夜幕降临,却下起了大雨,只好就地扎营,战士的帐篷是2张帐篷布和几个杆子搭起来的,勉强能遮雨,可雨水一直倒灌,帐篷里到处湿漉漉的,战士们都只能干坐着。几个战士们捡柴时,发现山垭里有很多柴火,就回去带着全体战士过来,把柴火捡回去铺在帐篷里,再割些茅草铺在上面,躺在上面舒服多了,很有钢丝床的味道呢。“卫生员小李还编了一段快板呢,逗得大家哈哈大笑。”

  将银幕和文艺带进昌都

  昌都解放后,苏国柱调回位于云南丽江的师部电影队学习放电影。1952年8月份,上级决定他随14军辎重2团给察隅部队送给养,他便带上放映机为察隅的军民们放电影。

  “我们都很清楚任务有多艰巨,也做好了吃大苦耐大劳的准备。”苏国柱说,察隅离丽江2000多公里,被众多大江大河高山峡谷包围,交通十分不便,战士们常年看不到报纸,了解外面的事只能通过一部在解放战争中缴获的美式收音机,几乎就是个‘孤岛’,他们十分盼望能看上电影。“我会放电影,我不去谁去?让指战员们看上电影,吃多少苦都值。”苏国柱说。

  苏国柱要带的是一部笨重的苏式16毫米电影放映机,还有4部影片,装箱后有15驮,在一长串清脆的马铃声中,他们一行踏上了征途。

  这一路上危险重重,最惊险的,要数怒江上的溜索了,那是察隅县的察瓦龙乡,察隅部队的后方留守处就在这里,可是要去前方,这条溜索就是必经之路。

  “过溜索,就像走钢丝绳那样惊险。”回想起那条溜索,他有些心有余悸。溜索是用竹篾片拧成的,吊在两岸的大石头上,过去时要用皮条将人或东西拴紧,人双手扶着绳索。

  人过时手心都要捏出一把汗,更何况是骡马牲口了。“当时,有骡马过溜时,乱蹦乱扳,滑到溜索中间,把溜板弄翻了,一旦扳断了牛皮绳,它就会掉进怒江!后来,幸好当地村民们滑过去把溜板扳正,用绳子将骡马拉上岸。”苏国柱说。

  走了两个多月,终于达到察隅部队。从此,苏国柱带着放映组活跃在边防线上,为部队官兵和当地群众放电影。这一放,就是十多年。

  1965年5月,苏国柱到昌都军分区政治部组织科副科长,随后还担任文化科长、宣传科长,将放电影事业带到昌都群众面前,同时,他还积极组建文艺队伍,发展昌都的文化事业。

  1971年,自治区要求昌都组建一支25人左右的文化宣传队,参加下一年的全区藏历新年文娱调演。时间不到3个月,怎么办呢?苏国柱就从学校中选,学生跳舞,老师配乐、唱歌,演出后大受好评。后来,他还带着宣传队到四川音乐学院、成都歌舞团向专业老师学习,这个宣传队逐渐成为一支专业性的文艺队伍,是昌都艺术团的前身。

  同时,苏国柱还爱好写作,先后采写《战斗在达秋拉山的英雄们》《察隅的葵花》《丹心照雪山》《草鞋的故事》等众多新闻和散文作品。

  昌都是我的第二个故乡

  1965年,苏国柱调回昌都,终于和妻子余兴华结束了两地分居的状态,两人开始在昌都安了家。随后,三个儿女相继出生,在昌都长大后参军,继续在西藏奋斗,后来孙子孙女们也是在昌都长大。“就像一棵树一样,我们在昌都开花结果了。”苏国柱欣慰地说:“我们全家都是军人!”

  苏国柱老先生为我们翻出相簿,里面珍藏着他与家人在西藏的珍贵照片,其中几张照片记者有些眼熟,是昌都的扎曲河与昂曲河,以及飞架两岸的桥。老先生告诉记者,这是他在昌都工作时期多方收集的照片。

  刚解放的昌都,老城破烂不堪,人民苦不堪言,周边全是垃圾,甚至连死狗死牲口都随意扔在路边。当时,老镇与四川坝和云南坝之间,分别有一个木桥,可以过人和马帮等,解委会成立后,贸易公司、邮电局、医院等先后建立,昌都镇开始繁荣。

  20世纪50年代中期,川藏公路修到了昌都,公路桥上可以通车了,物资供应增多,昌都开始大力发展机关、部队办公场所建设,驻扎在昌都的部队从帐篷搬进砖木结构的房子。“我记得当时人民日报还曾发表《藏东明珠——昌都重镇》一文,昌都得到很快的发展。”苏国柱说。

  “20世纪70年代,原来的四川桥、云南坝桥改建成钢筋水泥桥,后来在云南坝与75医院之间、在马草坝与邦达街之间、在老镇与马草坝之间先后修建铁索桥,这样改善了昌都城区的交通条件,城区的人逐渐多了起来。”苏国柱回忆,当时昌都的餐饮业、菜市场兴起。在马草坝建立了昌都中学、地区广播站等单位,建了很多房子,马草坝变成了闹市。

  1980年,苏国柱48岁了,他转业到成都工作。他一生热爱昌都的土地:“我在昌都流过血、流过汗,就差没把生命留在昌都,但我绝不后悔,我永远记得当年老阿妈给我熬的鸡汤,很多群众给我送核桃和水果,我一直把昌都当成我的故乡、我的家,我对西藏人民的感情很深。”

  如今,苏国柱空闲时,经常写回忆录、文章等向报刊杂志投稿,宣传当时在西藏的艰苦奋斗,也会为西藏单位和个人提供史料,并捐赠进军西藏的纪念品。

  “祝愿昌都发展得越来越好,祝愿昌都人民幸福安康。”苏国柱说。

  采访手记>>>

  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

  9月,记者拜访了苏国柱老先生,收到了苏国柱老先生一沓手写的回忆录稿,这份沉甸甸的礼物,记者十分珍惜。

  苏老出生在一个积贫积弱的旧中国,那种落后就要挨打的滋味只有亲身经历过才能刻骨铭心,解放军解放了他的家乡,人民开始当家做主,他便怀着革命理想入伍来到了西藏。

  桑榆尚晚,为霞满天。尽管是88岁高龄,苏老仍然笔耕不辍,用笔记录着那个激情燃烧的岁月,讲述着他的从军路和昌都往事,收集着关于昌都历史的文献资料。苏老一生正直、无私、简朴的优良作风,深深地影响着他的孩子们他的儿女也都走上了从军路,全家都是军人。

  诚然,今天的生活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们早已不用再为柴米油盐发愁,可这一切要归功于解放军,是他们为子孙后代打拼出一片天地,是他们让我们过上了美好的日子,他们是伟大的,没有他们,就没有我们现在更好的生活。(昌都发布)

责任编辑:郭晓楷
地方文明网站
主办单位:昌都市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办公室
技术支持:东南网
Copyright (C) 2011-2015 All Rights Reserved